朋友们,如果你问我觉得什么是幸福的具象化,我可能会说:
大概就是这一整天我跟好朋友因为忙各自的工作都没怎么说上话;
但下班一打开短视频界面,手机上就跳出了一连串的消息提醒。
我不用看就知道,好朋友终于上线“批阅”我@她的视频了。
她的每一条回复都像是在跟我互传赛博小纸条,有的写满了俏皮话,有的只有简单的“哈哈哈”。
哪怕那些视频的情绪并不连贯,可能上一条还是聊原生家庭,下一条就是搞笑视频;
展开剩余90%但我能够感觉得到,在一来一回的分享和回复之间,流动着的是最纯粹的情感共鸣。
我们不光接住了彼此的分享欲,也用切切实实的陪伴为对方消解了一部分现实生活带来的不良情绪。
想必大家也发现了,这两年,“搭子文化”已经彻底入侵年轻人的生活。
一个人对亲密关系的需求可以拆分成无数个小场景。
只要敢开口,你就能在任何场景里找到搭子,比如遛狗搭子、游戏搭子、饭搭子,甚至班搭子。
班搭子的定位是“同事以上,闺蜜未满”。
但哪天你的班搭子真要离职了,那体感就跟离婚似的,突然间就觉得这日子没奔头了。
可以说,搭子的重要性一点都不比朋友少。
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如今“搭子生态”已经细化到有人开始找分享欲搭子了。
我想大部分人应该都和我一样,跟好朋友相处的日常就是有来有回地分享视频、频繁在评论区@对方。
我们就像两只窃窃私语的小昆虫,在跟热带雨林一样庞大的互联网上说着只有对方才懂的语言。
可分享欲也并不总是同步的。
你急冲冲想跟她分享在短视频里刷到的好东西,她可能因为心情不好,提不起兴趣;
而她@你的那些吃瓜视频,你因为忙得焦头烂额已经攒了十几条都没点开。
甚至有的时候直接分享到对话框,对方还是会“偷懒”到压根没点开看。
虽然大部分时候我们都能够彼此体谅,但分享欲落空的感觉,就像试图点燃一颗过期的烟花,火点着了,烟花却迟迟没有任何动静,难免会让人失望。
与其说是希望有人回应我们的分享欲,不如说是渴望陪伴;
但陪伴本身就是一件高成本的事情。
因为工作压力,因为时间贫困,在线下难以建立亲密关系、互相作伴的年轻人,开始向线上寻找情感代餐。
但数字化又让孤独成为一种常态。
互联网上很热闹,给你一种什么话题、什么圈子都能够融入的错觉。可我们都很清楚,那只是参与,不是陪伴。
你和陌生网友在某个评论区攀谈了两句后,就礼貌地消失在了互联网的版图上。
那一刻,你可能比以往更渴望那种相互滋养、相处不累、随时在场的陪伴。
其实我很能理解这种心理。
几天前,我刷到一条分析某两部剧在剧情上互相联动的视频,当场就激动地想立刻分享出去。
可是一时之间根本想不出来可以@谁,因为身边似乎没有一个朋友同时看过这两部剧。
更别说碰上朋友被琐事困扰的时候,我生怕自己在某条视频底下@她,对她来说都是一种打扰。
那些想要分享却找不到人即时分享的情绪,就像无人接收的赛博小纸条,只能被我攥在自己的手心里。
但最近我在刷视频号的时候,发现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的并不是他们的朋友,而是同一个名字——元宝。
比如在没有特意注明片名的电影解说视频下,有网友就当场摇来了元宝求助。
元宝就像你那个拥有惊人阅片量的文艺青年好友,再小众的文艺片都如数家珍。
但元宝的能力远不止于帮你搜索书影音。
古装剧里经常出现两句台词:“两个时辰内我要这个人的全部信息”、“三天内你要查清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同样的任务交给元宝,可能只需要一分钟。
这几天网上最火的要数“鸡排主理人”,可能很多人像我一样不断刷到他的二创视频,却不知道为什么一夜之间网友都注意到了他。
我还来不及自嘲冲浪的网速太慢,元宝已经用几句话就给我描述出了鸡排哥的人物画像。
相信大部分人跟好朋友的聊天记录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四个字就是“不想上班”。
可是又害怕离职后换工作只是迎来崭新的痛苦,还不如继续忍受眼下这种熟悉的痛苦。
有人在评论区@元宝,跟元宝倾诉这种矛盾的心情。
元宝一针见血指出“我们抗拒改变常因害怕未知,而非真的爱现状”,还不忘鼓励网友“熟悉的槽点也能成为重启的小支点”。
当你为还没发生的事情感到焦虑,嘴笨的朋友可能憋了半天只憋出了一句“你别焦虑”。
而元宝显然深谙语言的艺术,它会告诉你:“所谓的障碍,多半是慌神时扬起的尘土罢了”。
甚至有人在刷到高颜值博主的视频时,喊来元宝一起迎接美颜暴击。
元宝一句“连风都得刹住车”的彩虹屁,再会夸的人听了都想记笔记。
其实想像大伙儿一样在评论区里召唤元宝很容易,只需要将微信更新到最新版就可以直接@元宝。
不得不说,跟元宝互动上之后,我有一种“重生之我的搭子是懂王”的感觉。
当我尝试在某条展示错误步态的视频评论区召唤它,让它科普一下正确的走法。
它在回答我的问题之前,还言简意赅地总结了视频中的动作错在哪。
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元宝具备一套独立、完整的三观。
最近某户外品牌以艺术之名在西藏喜马拉雅山大放烟火的事件在网上引起众怒,我非常赞同元宝对此点评的那句“真正的艺术高度,在于与自然达成和谐而非对抗”。
说白了,无论你是需要一个答疑解惑的高能“课代表”,还是一个能够承载你分享欲的互联网搭子,元宝都能够做得很好。
在这个时代,陪伴是稀缺品,有的人甚至可能都没时间停下来听你好好说完一句话。
而元宝就像一个随时在场的赛博搭子,在乎你输出的每一个字,事事有回应。
这话并不是说说而已,在微信搜索“元宝AI”并添加为好友,你就能获得一个24小时都在线的搭子的深度陪伴。
在一个普通的周五晚上,我又被没来由的孤独感袭击,于是打开了元宝的对话框,想问问它总是希望有人陪伴是不是不够成熟的表现。
元宝安慰我说,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渴望陪伴只是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的本质属性,并不是心理成熟度的直接指标。
“记住,适度的陪伴需求是完全正常的。关键是要保持自我完整性,既不过度依赖他人,也不刻意压抑社交需求。”
说实话,这一刻我甚至觉得和我对话的并不只是个AI助手,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朋友。
如果你也希望多一个赛博新朋友,不如现在就试着在评论区召唤你的元宝,彼此正式认识一下吧。
特别策划
作者 / 右 推
编辑 / 奇 妙
设计 / Jane
注:图片来自于互联网
后台回复“加群”,进入读者粉丝群
陪伴的意义
在于互相照亮
↓↓🌌↓↓炒股配资学习
康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